您的位置:博山信息港 » 博山新闻 » 正文

祖孙三代守护无名烈士墓72年

信息来源:大众网     时间:2019/4/25 14:39:00     阅览:1463人次
    文/图 记者 张亚军通讯员 徐德征 刘金辉前怀村是淄河上游马鞍山东侧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站在村东山上,太河水库尽收眼底,远处马鞍山傲然矗立的山峰近在咫尺。70多年前,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冲锋号,一场极其悲壮的战斗在这里打响。为了掩护村里的老百姓撤退,60多名八路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发起冲锋,壮烈牺牲在杀向日寇的道路上。现年81岁的孙鸿印老人是那场战斗的见证者。虽然当时他年仅7岁,但这场战斗给他留下的记忆却终生难忘。不仅如此,战斗过后,他还在山崖之下发现了一名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为其建起一座无名烈士墓后,他们祖孙三代人共同守护了70多年……
当年,无名烈士墓就在这个位置。 资料照片拂晓时分敌人突然偷袭我军驻地从太河镇政府驻地车行不远,过东下册村沿太河水库东岸,有一条风景如画的公路,北起南阳村南到前怀村,名曰怀南路。抗战时期,这里是重要的交通要道。1944年6月中旬,这场战斗就在怀南路尽头的地方打响。4月21日,前怀村的孙鸿印老人赶完口头大集回到家中,顾不上喝一口水,神情激动地向记者讲述起那场让他终身难忘的战斗。1944年,中国的抗战已进入尾声阶段。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士气高涨。为了除掉敌人设在口头乡西石门村西岳阳山顶上的据点——王家围子,我八路军队伍于阴历六月十四日晚涉过淄河直奔敌据点。不料,部队刚进西石门村,便突然与敌遭遇发生交火。发现敌人火力强大,且多为日本鬼子,我方指挥员断定不是据点里的敌人,因情况不明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随后部队来到了1.5公里外的前怀村东山宿营。“那时我7岁,记得战斗发生前的那天晚上,我们的部队分别在我家和邻居院子里住着。住在我家的是县大队,其中就有小口头村刚刚参军不久的孙元和。”对于当时的情形,孙鸿印老人依然记忆犹新。然而,第二天拂晓时分,几名村民正在村口的水井处打水,突然一阵激烈的枪声传来。水桶被打烂了,掉在地上发出“咣当”的响声,由此拉开了这场战斗的序幕。
孙鸿印一边比划,一边回忆当年的战事。战斗惨烈60余名八路军战士牺牲偷袭我军的是日寇一支300多人快速反应部队,从源泉、博山方向奔袭而来,没用当地的伪军。并且这支日军一改往日的行军习惯,不走大道不用车辆,而是从马鞍山下的樵峪岭乘夜色悄然步行至前怀村对面的西山,一部分在西山崖顶设防,一部分沿淄河河谷上至前怀村东山顶埋伏,居高临下,架设数挺轻重机关枪对我军形成包围圈。随后敌人集中兵力向村中的我军宿营地靠近。因连续作战,我军干部战士都有些疲劳,时间接近天亮,哨兵也有些困乏。当哨兵孙元和发现情况时,敌人已到了眼前,他只打了一枪后就壮烈牺牲。战斗打响后,我八路军一个排的指战员发现被日寇重兵包围后,果断吹响了冲锋号,在震慑敌人的同时,有意暴露自己将敌人吸引过来,提醒及创造机会让县大队的战友及村里百姓撤退。参战的八路军全排英勇杀敌,最后几乎全部壮烈牺牲。“那冲锋号是一个劲地吹,枪炮声响成一片。村里的很多人都是被冲锋号震醒而获救的。”孙鸿印说,突然响起的冲锋号声和枪声把他和家人全部惊醒了,迷糊中父亲孙祯之拉着他的手往外跑。当他与父亲向山坡跑出不远,就看到路旁有一名腿部负伤的八路军战士,正艰难地爬向附近地山堰下隐蔽。父亲急忙跑到他跟前说:“同志,我来背你走!”那名八路军战士却执意不肯,连连摆手急道:“你们快走,不要管我,逃命要紧!”“这时我军官兵已从我家院墙四周冲出去与敌人交上了火,日本鬼子已经离我们很近,打来的子弹在耳旁‘嗖嗖’作响,父亲只好领着我钻进高粱地逃进了山里。”鬼子撤走后,前怀村、小口头村的老百姓,自发地来到东山周边。据孙鸿印回忆,战场上到处都是牺牲的战士遗体。“我父亲把一个在我家门口负伤后被日军用刺刀捅死的八路军战士遗体背到了村外,之后这些牺牲的60多名烈士都被埋在了几公里外一处山坡的地里。”一晃72年祖孙三代守护烈士墓战斗发生半年多后的1945年春,孙鸿印和村里的小伙伴到山沟里找“黎黎嘴”(一种野菜)果腹,无意中在村东南名叫大黑峪的悬崖下发现了一具尸体,他赶紧到村里找来了父亲。“尸体都已经腐烂了,但是从身上的衣服和背包还是很明显看出是八路军战士的穿戴。父亲和邻居一起挖了一个坑,用石头简单垒了一下,将烈士尸骨进行了掩埋,并在坟头放上了两块大石头,一是作为供桌,二是作为记号。”从那之后,每逢清明、中元节等祭奠先人的时候,父亲总会带着孙鸿印一起到这座无名烈士墓前上一炷香。“那时家里也挺困难,没有什么上坟的好东西,父亲就泡上一大碗煎饼,放到烈士墓前。”后来,孙鸿印成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守墓的职责。他经常会带着村里的孩子们去给烈士扫墓。一路之上,他让孩子们采摘山中的野花,自己则用枝条编成一个花篮,到了烈士墓前,一个插满野花的花篮大功告成,他和孩子们一起献给这位无名烈士。1997年,年事已高的父亲病重,临终之时还是牵挂着烈士墓。他拉着儿子孙鸿印的手嘱咐道:“你得让他(指无名烈士)去个正地方啊!”孙鸿印眼含热泪一个劲地点头:“是,是,一定……”在他的要求、示范下,儿子孙守林和侄子也加入进来,孙鸿印还亲笔手书,刻了“无名烈士墓”的牌位,立在烈士的坟茔,从此,老少三代人一同守望、维护着无名烈士墓。这一晃,又是20年。2017年,淄川区人民政府决定将散落的革命烈士迁往淄川烈士陵园集中安放。得到消息后,孙鸿印让儿子亲自下墓,就在整理烈士遗骸时,竟然在大腿骨中发现了一枚子弹。这天,微雨溟濛,由儿子孙守林代表着全家三代人,抱着盛着烈士遗骨的骨灰盒,送往淄川烈士陵园!73年,三代人,一个心愿:无名烈士终于“归队”。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赞助商推广链接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在线投稿 - 广告投放 - 留言反馈
Copyright ©  boshan.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